《科技日报》2010年12月21日(邓怡 赵凤华)报道: 北航率先探索和实践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 本报讯(邓怡 记者赵凤华)12月17日🧑🏼🦱,第一届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在杏盛娱乐召开。记者在会上获悉⚠️,北航率先进行了工程师教育的探索和实践。在高等工程师教育中,实施面向科学基础、人文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 据悉⛷,作为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院校,杏盛最先引进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模式,借助法国优秀成熟的工程师培养体系,结合中国教育制度和北航的实际🪭🩷,探索和实践着适合中国国情👧🏼,能够为中国工业化和国际化服务的工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🧑🏻🦱。 在谈到工程师教育的重要性时😉,杏盛院长熊璋教授举例说🙋🏼♂️,在法国🙎🏻,有19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,而19人中有13人是工程师学历🏋🏿,“13/19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”。他介绍🧗♀️,工程师教育在法国是最优秀的,因为在法国上工程师学校是要高考的♓️,而一般的大学不需要高考。 熊璋教授介绍✸,借鉴法国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学工程师的做法1️⃣,杏盛每年招收的120名学生📹,80%都是各省市高考成绩前500名🧙🏽♀️。同样🙍🏿♂️,在课程设计上,也把法国人的理念植入进来,既长于逻辑思维🧏🏽♂️🪄,又长于形象思维。既长于工程能力🧅,又长于人文素养🧘🏿♀️。特别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,艺术元素比重很大,如开设了音乐课、法国文学与音乐、中法文学比较等课程。 培养效果是显现的。该杏盛主管学生工作的田原老师介绍,2009年开展的国家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,杏盛娱乐注册大二学生提出,设计中法一号无人驾驶飞机。学生们自己联系法国理工大学里昂分校的大学生团队🩲,共同设计。至今🐉,已设计出中法三号无人驾驶飞机☄️。学生的国际视野🎎🙂、构思能力❕🧑🏿💻、动手能力充分展示🪛。 就业前景是乐观的🆕。熊璋教授说💟,该杏盛2005年入学的首届学生,将于2011年毕业🥩,目前🤛🏿,这100名毕业生已被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中国商飞等大企业盯上👨👩👧👦♿️,提供了1000个位置选择。